“林中金凤凰”现身吴江同里
近日,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现身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市林学会鸟类调查员周敏军记录到两只成年雄性黄胸鹀的珍贵影像。

黄胸鹀。图片来自苏州市林学会
黄胸鹀别名禾花雀、黄胆,因其喉部耀眼的金黄色羽毛,被誉为“林中金凤凰”,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作为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黄胸鹀体型和麻雀相仿,繁殖期雄鸟有醒目的黑脑袋,雌鸟羽色相对暗淡,但雌雄都有鲜艳的黄色胸腹部。越冬和迁徙时常集群活动于湿地边缘以及平原的芦苇丛、耕地、麦田、稻田等生境。
作为自然的守护者,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一直致力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截至目前,公园内已观测到共计16目58科246种鸟类。

黄胸鹀。图片来自苏州市林学会
近年来,公园规划与建设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严格遵守“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基本方针,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战略地位。通过落实湿地水体保护工作、加强河流湖泊生态修复、恢复鸟类栖息地建设、建立完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等,多举措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同里湿地鸟类从最初的91种到目前的246种,已增加了155种,鸟类种数居苏州同类国家湿地公园之首。在观测到的3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中,有6种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包括黄胸鹀、青头潜鸭、黄嘴白鹭等。每年冬天,超过全球种群1%数量的罗纹鸭也会迁徙来此越冬。
(苏报融媒记者 王英 周悦磊 通讯员 张吉蔚/文)
编辑:钱芳
相关文章
- 南海33吨珊瑚石惊现渤海湾畔,如何跨越千里“生态归乡” 08-18
- 全国生态日:快来Get美丽四川建设成果 08-16
- 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 | 榆阳:盐碱地变身“米粮仓” “生态包袱”成为“绿色财富” 08-14
- 上海官方回应:“双子山破坏风水”之说! 上海人集体疑惑:以前台风绕道走,现在精准登陆?的确频繁了... 08-11
- 全球南方领导力彰显真正的多边主义 07-23
- 文化融万物,北疆活力挡不住 07-23
- 靖边公安:长燃护鸟薪火 07-22
- 大观楼荷花文化节启动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