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融万物,北疆活力挡不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9:54:00    

文博文创展区广受欢迎。


  盛夏的呼和浩特,一场文化的盛宴如期而至。7月17日至21日,以“创见北疆,智汇文博”为主题的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步入2万平方米的展区,传统非遗的匠心与前沿科技的光影交织,沉睡的文化遗产在数字浪潮中苏醒,一幅北疆文化守正创新、活力迸发的时代画卷徐徐展开。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5个省(区、市)的500余家文化机构与企业汇聚于此,共同奏响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时代强音。


守正创新

非遗技艺的现代新生

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


  北疆大地,文脉悠长。在文博会的聚光灯下,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一幅长达7米的巨制《草原长歌,美丽北疆》掐丝珐琅画,成为北疆文化展区焦点。匠人用纤细金丝勾勒草原辽阔与骏马奔腾,以矿物釉料点染天地色彩,让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在草原题材中重焕璀璨。以此为灵感衍生的200余款珐琅茶器、香具、饰品,让非遗之美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与之呼应的是《内蒙古野生鸟类469种》芦苇画系列。创作者深入乌梁素海湿地,精选天然芦苇,通过保留原色、熨烫碳化、古法染色等繁复工序,将469种鸟类的灵动姿态凝固于方寸之间。这不仅是生态的诗意记录,也是传统芦苇画在题材与技法上的重大突破,更传递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


  非遗的传承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对文化基因的深度解读与创新表达。中国民族文化推广大使李思沁嘎瓦的皮雕作品《花开富贵》,以现代雕塑语言诠释了“民族的即世界的”这一深刻命题。蒙古族服饰品牌“布丝瑰”,提炼蒙古族纹样的对称平衡之美,创新应用于首饰、家居等全新领域,让小小盘扣绽放时尚魅力。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传承者则从93件文物中提取纹饰符号,融入现代生活品牌“金石交”的设计中,冰冷的金属化作可触可感、讲述民族团结故事的“文化信物”。内蒙古磁州窑业传承新石器仰韶彩陶、宋元磁州窑系,以黄河古矿为料,恪守72道非遗古法手造“塞上磁韵”,器蕴哲思与人文,续写草原丝路瓷脉。传统文化一旦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便能跨越时空,焕发持久生命力。


科技赋能

文化体验的维度重塑


孩子们沉浸式“畅游”太空幻境。


与AI下棋机器人“一决高下”。


  当脑电波驱动磁悬浮骏马,当XR技术重构历史时空,科技在本届文博会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构着文化的感知、保护与传播。


  在内蒙古自由极客数字科技的展台,“意念驯马”体验吸引众多目光。体验者佩戴脑电波设备,专注力越强,眼前悬浮的磁控小马就跑得越快,虚拟草原与神经脉冲奇妙同频,颠覆了传统的文化观赏模式。内蒙古电影集团带来的“XR未来影院”更是将沉浸感推向极致。赤峰展区的“龙游神州”VR体验带观众穿越8000年,亲历红山先民部落,探寻中华玉龙之源;阿拉善盟则用VR技术高度还原神舟飞船发射的震撼瞬间,让大漠星空与航天梦想跨时空对话。


  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碰撞,创造更多交互可能。商汤科技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与观众切磋棋艺,呈现传统智慧与现代算法趣味对话;科大讯飞“硅小宝”作为AI旅游搭子,提供多语言支持规划个性化文旅路线;接入大模型的“AI数字萌宠”以拟人化互动,成为传播北疆文化“数字使者”……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筑起“防火墙”。印象北疆展区重磅推介的“北疆文化资源数据库服务平台”是一个强大的“文化云脑”,它系统整合数千件文物数据、古籍文献、非遗图文影音资料,未来将通过开放接口,深度赋能数字出版、线上展览、内容创作、智慧文旅、文创开发五大领域,真正盘活北疆丰厚的文化家底。


产业融合

文化价值的生态转化


现场体验手工。


  文化产业的繁荣,关键在于构建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生态链。本届文博会清晰展现了北疆文化如何通过“文化+”战略,实现价值的多元转化。


  阿拉善盟哆彩驼生物科技是“文化+农牧”的典范。企业以骆驼为核心,贯通生态养殖、驼奶驼绒精深加工、文创产品开发,并与沙漠露营、生态研学等文旅项目深度合作,建设文旅供销基地,让牧民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诗与远方”无缝对接。荣朝文化系列产品,将草原天籁、四季之韵融入日常用品,让文旅记忆可携带、可留存;“渡・阴山”自驾线路体验,串联草原、沙漠、峡谷、湿地等地貌,展现河套文化生态脉络;借助AR技术让观众“亲临”乌兰哈达火山,同步呈现地质奇观与文化传说。


精美别致的文创产品。


  “文化+科技+商业”协同发展,激发文化消费新潜力。时尚消费展区,掐丝珐琅工艺与黄金、珍珠巧妙结合,登上国际设计舞台。休闲生活展区,全国茶产区珍茗汇聚,广东新会陈皮的独特陈香与内蒙古醇厚奶茶相遇,创新出“陈皮奶茶”,共演“和而不同”的东方生活美学。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匠心之作,借助文博平台实现市场价值转化。免费鉴定服务、趣味“打卡集章”等活动,则优化了消费体验,让文化消费更自然地融入生活。


“歌游内蒙古”主题展区歌舞飞扬。


  文博会强大的平台效应,成为产业升级的加速器。“北疆文化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研讨会”汇聚顶尖学者、企业家和政府人士,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内蒙古文化企业10强”及“38家成长性文化企业”发布会,树立了行业标杆。“歌游内蒙古”主题展演中,呼麦的苍茫、马头琴的悠扬、长调的辽远……构筑起“听觉上的北疆”。展示、交易、研讨、展演四位一体,文博会已蝶变为资源对接、思想碰撞、产业协同的高能生态平台,推动北疆文化影响力从区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刘博宇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