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AI“数字村民”上岗啦!看浙师设计学子如何潮玩AI数字人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柳霏 何雯玥 余丹妮
当前沿AI科技遇见古韵悠长的古村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乐创乡建”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梁燕莺副教授(浙江省文化特派员)的带领下,深入金华兰溪诸葛长乐村,将前沿科技融入古村文化,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实践——为古村量身打造专属“AI数字村民”!

实践队原创的AI“长乐数字村民”
实践队通过人像捕捉、声音采集、视频文本创意等手段,为兰溪长乐村明清古建安装上“数字引擎”,这些新“上岗”的“数字村民”,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深藏于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得以走出村庄,面向更广阔的公众群体。
村民信息采集:构建“数字村民”动态素材库
实践队员不惧酷暑,穿梭于古巷之间。他们以长乐古建为背景,为村民精心拍摄照片、录制声音,系统采集人像与语音信息。同时,将古建筑风貌、传统习俗、精美木雕等丰富的文化“密码”输入AI系统。这些一手素材构建了“长乐AI数字人”动态素材库。

实践队员采集村民人像和语音信息
数字人风格调研:流量传播中打捞流量密码
如何让“数字村民”更受欢迎?实践队员通过村民走访、小组讨论、问卷调查,并运用爬虫软件等多种方式,分析网络热点,精准捕捉当下受众偏好——古风、诙谐、汉服元素备受青睐。在梁燕莺老师指导下,实践队员据此制定了数字人的主打风格:古风搞怪人物、古风汉服女性、古潮村民形象以及真实村民形象,并结合队员所采集的一手村民人像声音信息,确保数字形象既接地气又有传播力。

图3 实践队成员与村民访谈、长乐数字人定制
数字人形象制作:打造特色文化体验产品
在设计过程中,实践队员化身“AI训练师”,日夜不息地将采集的村民信息与文化数据“投喂”系统,训练出专属于长乐村的“数字村民信息库”,并最终创作出十余款特色鲜明的“数字村民”。为确保效果,他们带着初步成果深入走访,面对面听取村民反馈,不断优化。
最终,这些融古建底蕴与趣味表达的“数字村民”宣传视频,不仅赢得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更已陆续登上兰溪长乐文旅宣传平台,生动讲述古村故事。

实践队员创作的“长乐AI数字人”视频
长乐“AI数字村民”创作实践活动,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乐创乡建”暑期社会实践队们通过村民声像信息采集、文旅传播趋势精准分析、专属AI模型深度训练“三步走”策略,成功构建了“数字村民数据库”,并产出系列宣传成果。他们不仅为金华兰溪长乐村的古建群装上了强劲的“数字引擎”,更探索出一条“科技温度”与“历史厚度”有机融合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文旅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数字动能,开创了文化传播的新范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长乐AI“数字村民”上岗啦!看浙师设计学子如何潮玩AI数字人 07-12
- 第十二次!云南这个村户均分红10338.5元 07-10
- 阿里地区日土县龙门卡村:从“逐水草而居”到“向幸福而行” 07-07
- “警企村”联建共绘乡村新图景 07-03
- 乌鲁木齐近郊游又有新玩法!约吗? 06-25
- 港股连连数字涨超11%!公司已获香港VATP牌照,预计将在今年4季度启动申请稳定币发行业务 06-23
- 创意写作智能体公测,AI编剧闯入影视赛道? 06-22
- 云谷春潮涌 昂首阔步前——“一路生花——媒体看青城”活动走进和林格尔新区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