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海官方回应:“双子山破坏风水”之说! 上海人集体疑惑:以前台风绕道走,现在精准登陆?的确频繁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6:42:00    

“台风这几年怎么老是登陆上海?”7月30日,台风“竹节草”在上海奉贤区沿海登陆。当天,有市民给上海市气象局留言,咨询为何近年登陆上海的台风增多了。


该市民写道,“今天台风登陆上海了,你们说这是近7年第7个登陆上海的台风。我活了四十多年了,我印象中只有上世纪80年代末有一个登陆上海的,这几年怎么回事?为什么每年都有登陆?有人说,2017年造双子山破坏了上海的风水,所以才每年来一个台风,真的吗?太奇怪了。”


对此,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作出答复


台风登陆上海频率是否异常升高了?

是真的!


据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鉴》查证,1949-2015年,登陆上海的台风总数仅 11个(平均约6年一个);而2016-2024年:9年内登陆上海 6个(如2018年“安比”、“云雀”、“温比亚”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连续登陆上海,2024年“贝碧嘉”和“普拉桑”在中秋节前后连续登陆上海等),显著高于历史频率,因此近年来台风登陆上海频率确实在不断提升。


台风登陆上海频率为何上升


台风路径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位置主导。若副高持续偏北偏强(如2015-2022年期间),造成台风整体路径北抬,会引导更多台风沿华东海岸线北上,增大登陆上海的概率。此外,受全球变暖的间接影响,使得过去40年东海表层水温上升 1.2°C(IPCC数据),台风获取能量更易维持强度,也会使台风登陆或者影响上海的概率增加。


双子山破坏风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台风是直径数百公里的天气系统,移动路径取决于大尺度环流系统(如副热带高压、季风槽和西风带等)。而人造建筑(如高46.8m的上海双子山)高度不及对流层底(约1500m),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气象流体力学原理)。其次有研究表明,广州“小蛮腰”(600m)、台北101大厦(508m)等更高建筑并未导致当地台风频率异常。


为何记忆与数据存在偏差?


上海台风研究所解释,首先,1980年代通讯不发达,台风未成灾则不被广泛讨论;如今信息爆炸,放大每次台风影响。其次是记忆选择性,人类对近期事件更敏感(近因效应),且“异常事件”更易被记住(可得性启发)。


市民来信回复截图


上海为何要在市中心

造两座山呢?


根据双子山的建设构想,最早来自一位普通市民的建议。市政府采纳了这条“希望弥补上海市中心缺山的遗憾”的建议,这才造就了今天山景与都市风光“同框”的感官体验。


位于黄浦江畔的世博文化公园占地2平方公里,按照周边地块的价值测算,这里如果进行开发,估值大概是千亿级的。


千亿的土地,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建设了人人可触达的公共景观设施。建成后,又吸引人们前来打卡亲近,“人民城市”四个内涵深厚、分量千钧的字眼,此刻就这样被具象化了。


世博文化公园以双子山和上海温室花园吸引了大量人气。李茂君 摄


市民也很喜欢游览

黄浦江畔的双子山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于2017年9月22日开始建设,公园北区于2021年12月31日率先向广大市民游客开放,南区于2024年9月20日开园。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
占地总面积65公顷
重点景观项目有

双子山、上海温室花园
和世界花艺园

……




双子山位于公园东南侧,占地达30万平方米,由48米高的主峰和37米高的次峰组成,山体种植7000多棵乔木。


山体内部采用空腔结构,设置展厅、停车库、变电站等功能设施,是国内第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



每逢节假日

这里人山人海

当你来到山顶

会有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感觉

可以看到浦东、黄浦、徐汇三个区



这里还有“上海的阿勒泰”之称的大草坪

躺平、发呆好去处



你爬过双子山了吗?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 上观新闻(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