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疆窄螯螯虾人工孵化实现“百万苗种”量产突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1:23:00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在新疆农业大学额河螯虾创新团队全过程的技术保障下,吉木乃县的冷水渔业迎来突破性进展。近日,记者从新疆农业大学了解到,其技术主导的吉木乃额河螯虾产业园已实现“亲本螯虾”到“百万虾苗”的规模化人工孵化全过程。

  今年窄螯螯虾亲本成活率99.87%、孵化率95.47%,园区内已成功孵化约400万尾虾苗,预计到9月底将有100余万尾大规格虾苗“游”向市场,预计为当地带来超500万元的年度营业额。

  从实验室到车间的“孵化进行时”

  今年4月10日起,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副教授李斌带领6名研究生及4名本科生组成科技实践团,扎根产业园开展螯虾繁养全过程技术指导。

  “我们把工厂化养殖、人工孵化、虾苗培育技术‘打包’实践,还同步验证了专用饲料的效果。”李斌说,截至5月25日,1.5万尾抱卵虾被转移至新建循环水车间,通过模拟冷水生态环境,实现高密度孵化的精准控制。

  更引人注目的是园区示范的“室内外大循环净水技术”,注水至今仅补水8000立方米(主要为蒸发损耗),养殖尾水零排放,水体利用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以上。

  “这为西北干旱地区发展节水渔业蹚出了新路。”李斌说。

  从虾苗“独立”到“游”向市场

  这两天,产业园车间内正上演一场“温柔剥离”,原来是技术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将雌虾与虾苗分离。

  “虾苗已开口吃料,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分离是为了避免高密度环境下的‘母子竞争’。” 该校2023级研究生赵琪解释,分离后的虾苗将在车间饲喂10天,随后转移至户外标粗池塘,预计9月末可长至4至6厘米,作为优质苗种供应市场。

  2024年成立的国有资本控股企业,新疆雪域额河龙虾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将产业园打造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一期200亩园区投资2900万元,按国家级原良种场标准建设,配备3座循环水车间、跑道池及科研实验室,可同时满足多名技术人员驻场实践。

  “除了眼下的虾苗生产,我们还肩负着额尔齐斯河流域冷水鱼资源保护的使命。”厂长李军海透露,园区已创造15个直接就业岗位,未来下游加工、销售环节还将释放50余个岗位。

  李军海说,“有高校技术托底,今年苗种生产远超预期,虾苗不仅能作种源销售,还将带动加工、销售等50多个岗位,我们有信心让‘吉木乃虾苗’成为北疆冷水渔业的新名片。”

  “从‘靠天养虾’到‘科技育苗’,我们用技术打通了冷水虾全产业链。”李斌说,目前人工孵化技术已实现亲本成活率99.87%、孵化率95.47%,虾苗9月可上市,预计带动产值超过500万元。

  该团队研发的循环水技术让养殖尾水零排放,为新疆节水渔业提供参考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