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遇见敦煌,260余件(组)莫高窟珍品亮相沈阳

在260余件(组)展品中,辽宁地区收藏的藏经洞流散珍贵写本以及李浴手稿,乌密风、周绍淼的敦煌壁画临本等均为首次亮相。
核心提示
5月18日,“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展。在历时3个月的展览中,观众可通过“敦煌的历史与文化”“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在辽宁”“保护与传承”4个部分内容尽赏敦煌文物之美。
百件珍贵写本首次“开箱”
5月19日,虽逢周一,但辽宁省博物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闭馆。在“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展厅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三三两两,静赏来自河西走廊上的明珠——敦煌的文物。5月18日,该展览在国际博物馆日这天正式开展,这是东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敦煌文化展,将历时3个月。
此次展览共分为“敦煌的历史与文化”“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在辽宁”“保护与传承”4个部分。在260余件(组)展品中,辽宁地区收藏的藏经洞流散珍贵写本以及李浴手稿,乌密风、周绍淼的敦煌壁画临本等共计110件(组),其中90%以上系首次展出。此外,展览还展出敦煌研究院所藏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文物文献、壁画临摹品,包括多件国家一级文物。“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与“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成果也在展览中亮相。
敦煌藏经洞自1900年被发现后,斯坦因、伯希和、橘瑞超、奥登堡等人先后造访敦煌探险寻宝,致使大量的敦煌文献流散各方。敦煌文献的收藏主要集中在中国北京、法国巴黎、俄罗斯圣彼得堡、英国伦敦和日本大阪、东京等世界多地公立、私立博物馆、图书馆中。就国内敦煌文献的收藏数量而言,以京津、江浙沪以及甘肃地区最为可观,而就文献的价值而言,辽宁省博物馆则堪称敦煌文献收藏的重镇。
本次展览由辽宁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支持单位包括旅顺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
辽博馆藏敦煌文献整理中新发现的《菩提达摩碑文》全本在此次展览中第一次与观众见面。《菩提达摩碑文》系佛教禅宗研究的重要文献,受到中外禅宗研究者的重视。辽博馆藏敦煌文献整理中新发现的《菩提达摩碑文》前后内容完整且保留有标题,是前所未见的敦煌写本全本,极其珍贵。逐一对照文本内容,发现与碑石及辑录资料皆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献价值。通过此本不仅可以追溯《菩提达摩碑文》产生的时代、文本流变,还将进一步丰富佛教思想史、禅宗发展史研究,特别是佛教中国化研究。
千年墨宝展露真容
辽博馆藏的《老子道德经序诀》和辽博镇馆之宝《恪法师第一抄》同时在展览中和观众见面。
《老子道德经序诀》是抄写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之序。书法之美,不逊色于《灵飞经》。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编号为P.2596、P.2435号的敦煌写本依次抄写《老子道德经序诀》《太极隐诀》《道德经》等内容,其中《老子道德经序诀》仅存后半,与辽博藏本的内容前后正相接,书写的行款格式、笔迹书风亦相同,且第97、98行之间多出一行文字与辽博藏本第22、23行间多出之文字字迹十分相似,说明三者原为一体,后来断裂。
据介绍,辽博馆藏的《老子道德经序诀》是罗振玉的旧藏品。罗振玉获得《老子道德经序诀》的时间是1919年寓居天津之时,法藏P.2596、P.2435号是法国伯希和的敦煌劫掠品,辽博、法国所藏在1908年伯希和进入藏经洞之前或已分离。二者的缀合可探寻敦煌藏经洞开启之初文献的初始状态。
《恪法师第一抄》从内容上看,此抄是针对窥基撰《法华经玄赞》第一卷论文要语所作的疏解。通篇以草书写就,其用笔与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虽脱去了波挑等带隶意的章草笔法,但仍保留了章草的滞重古朴。在结字与气韵方面,它与唐人孙过庭的《书谱》暗中契合,息息相通,又有着今草的诸多印迹。《恪法师第一抄》既能上追高古,又能涉取时风,显示出作者娴熟的用笔技巧和深厚的草书功底。中国书法史上草书名家层出不穷,此本出自释门,可以窥见草书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敦煌藏经洞其他草书写经相比,《恪法师第一抄》的笔法提按随意,运笔自然流畅,笔势缓疾相济,结字率性不拘,章法有行无列,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不仅是敦煌写经中的草书经典,亦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敦煌研究院所藏、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圣历碑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圣历碑,即李君莫高窟佛龛碑,立于唐武周圣历元年(698年),系修建莫高窟第332窟的功德碑,原置于332窟前室南侧。碑主李义,字克让,武周时任左玉钤卫效谷府校尉,即《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及《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碑主之先祖。1921年被沙俄白军折断,现存该碑下半残石。边沿多毁,两面镌字,碑阴字全毁,现残存碑文2600余字,有“星、日、月、天、地、人、初、圣”等武周新字。碑文记录了李氏家谱、莫高窟开创及营建等内容。北京大学图书馆及敦煌研究院存碑阳拓片,敦煌市博物馆存碑阴残拓两纸。碑文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僔始建洞窟,继者有法良、东阳王、建平公等,表明武周时期莫高窟群已建龛千余。圣历碑记录了敦煌莫高窟的开凿时间,已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辽宁日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相关文章
- 在辽宁遇见敦煌,260余件(组)莫高窟珍品亮相沈阳 05-20
- 有免票!有优惠!今天,相约北京这些宝藏博物馆 05-18
- 文物“出墙”、“一站式”感受民族风情……各大博物馆“各显神通”持续“涨粉” 05-18
- 辽宁省企业大会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专题交流活动举办 05-15
-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人民日报:辽宁将红色记忆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文物主题游径,串起抗战记忆 05-06
- 订单同比增长91%,青岛跻身全国入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城市 05-05
- 禅定佛的微笑,从樊锦诗提到过的那尊说起 05-05
- 宁波博物院关于调整近期开放时间的公告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