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园区聚合创新 提质发展

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不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供图

云南西草深入实施创新研发驱动战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全省89个开发区以约1%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20%的GDP、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60%的营业收入和近8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园区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的作用不断凸显、产业发展聚集区功能逐步提升、开放发展排头兵效应持续强化。
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在昆明召开,强调要加快推进园区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园区经济,为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劲动力。
全市开发(度假)区应声而动,迅速落实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力打造“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产业聚集的主阵地、企业成长的孵化器、创新驱动的动力源”,为昆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聚集 成形起势
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提质、经营主体引培,加快工业企业聚集。作为阳宗海风景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七甸产业园区积极作为,今年上半年在招商引资、产业培育、项目推进、企业服务等领域多点开花,下半年将以聚力“提速增效”“项目谋划”“创新举措”为抓手,谋篇布局,全力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回望上半年,七甸产业园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部分工作成绩突出。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新引进项目18个,引进省外产业到资率超过80%。强化招商小组及重点产业链“3+2”机制,京东大药房(昆明)医药零售项目签约后4个月内完成仓储布局、平台搭建、供应链调试等工作的无缝衔接,项目运行首日订单量突破300单,2个月累计营收超2000万元。在产业培育上,4家企业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申报,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中铝(铝箔)“高强、高导、超轻新能源动力电池复合铝箔关键技术研发”和云南铝业“可溶铝关键技术与应用”工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获省级备案公示。在项目建设上,完成新开工入库项目26个,同比增长13%;纳入省级季度新开工产业项目13个,实现开工入库12个,开工入库率达92.3%;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完成年度目标的103%;成功申报集中式新能源项目100MW建设指标;推动海尔新能源5.8MW户用光伏项目落地。在企业服务上,创新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和服务企业“1+4+N”工作机制暨驻企特派员工作机制,阳宗海风景区负责人带头入企走访105次,驻企特派员服务企业200余次,企业反映问题建议105件,已办结78件,持续跟进27件。
下半年,七甸产业园区将锚定目标精准发力。聚力“提速增效”强统筹,按照“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入统、入统项目促投产”的全链条推进思路,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紧盯昆明三兴温室科技有限公司设施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平台、云南易祥仓储服务有限公司先进金属材料绿色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港等在谈项目,加快促成签约。
聚力“项目谋划”补短板,直面项目“储备少、谋划不足”的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项目储备量,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区项目动态储备在100个以上,全年实现新开工入库项目70个以上,确保中铝铝箔新能源高精板带箔、高效铝材分切复合铝精加工创新项目等项目开工入库,形成投资支撑。
聚力“创新举措”提质量,落实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双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和运营模式。围绕铝铜产业补链强链,举全区之力快速推进铝板带、铝箔项目开工建设,不断加大药箔、烟箔等下游企业招引力度,做大做强铝产业。力争年内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正式成为千亿园区。 记者王琳报道
智算引领 聚链发展
近日,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以来,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抢抓算力产业赛道发展机遇,以推动昆明万溪冲智算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抓招商,凝心聚力推项目,不断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今年前4个月,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在“聚”字上下功夫,放大园区规模协同效应,推动优势产业聚链。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聚焦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开发区主动出击拓展招商合作“朋友圈”,热情迎客深化企业对接服务。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1次,前往北京、成都、宁德、苏州、温州、广州等地,拜访金山云、百度智能云、阿里云、腾讯云、小米等39家企业。多次对接央视动漫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等8家重点目标企业及机构,上门拜访康威微晶、苏州轻舟智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为后续项目合作奠定基础。截至6月,开发区引入云南循循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巅峰世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34家,签约常泓(云南)科技产业园项目。
在招引新项目的同时,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持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践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牵头、一个工作班子推进,一名具体责任人负责的“四个一”推进机制。今年上半年,新增入库项目3个,新增库内总投资2.28亿元,各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去年11月,昆明万溪冲智算产业园获批云南省首个智算产业集聚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打造以智算为重点、以通算和超算为两翼,服务全省、承接东部、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算力产业聚集区。目前,昆明万溪冲智算产业园已集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浪潮等企业投资建设算力,拥有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中国联通两亚国际智算中心等八大数据中心,建成机房193283平方米、在建和规划建设机房31281平方米,可容纳标准机架21289台、服务器210616台,已配置机架11826台、服务器25192台,已建成算力3034P。
同时,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夯实党建工作,持续推动“两个覆盖”,强化为企育才工作。今年以来,针对企业人才短缺状况,全方位对入驻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摸排梳理,做优人才“生态圈”,拓宽人才“朋友圈”,打造人才“强磁场”。组织入驻企业开展校园招聘6次,促进岗位供需精准匹配,解决部分企业“用人难”问题。
接下来,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将全力推动智算产业集聚区、模型超市核心区、数据标注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出海先行区建设,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运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党建工作,构建更全面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助力建成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算力枢纽节点。 记者张怡报道
工业经济 提速升级
7月1日,东川产业园区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工作任务推进会,深入学习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以园区“加速度”助推工业经济提速升级。
今年以来,东川产业园区制定出台《东川区2025年“园区提质行动”实施方案》,锚定“企业稳、增长稳、贡献稳”目标,推进“发展、环境、保障、工作、党建”五大提质行动。2025年已完成2个当年新竣工项目升规,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达50家,占全区的90.91%。
在发展提质上,一方面,推进存量企业扩产增效;另一方面,加大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度。2022年以来,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2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个,宇泽新能源、农夫山泉先后跻身省级“重中之重”项目库;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2家,实现当年新竣工投产升规8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
在环境提质上,园区持续发力,推进“两路两厂一站”配套建设,提升承载能力;以“五化”建设巩固绿美园区成果,引入环保第三方治理,实施“一企一案”整治环保问题。
在保障提质上,加快园区控详规与国土空间规划对接,加大土地供应力度,盘活低效用地。积极争取富滇银行企业供应链贷款5000万元,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在工作提质上,建立网格化服务体系,开展“五帮一送”行动,解决企业审批、融资等难题;推行“135”落实机制与“三法三化”,营造“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在党建提质上,构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两新党建工作机构+基层党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无死角、无盲区;选派党建指导员,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打造党建示范点,促进党建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
东川产业园区按照“园区第一阵地”要求,发挥东川的资源、区位、产业、政策等优势,已形成多元产业链,现有铜产业链规上企业5家、再生资源产业链规上企业10家、新能源产业链规上企业5家、稀贵金属规上企业7家、新型建材产业链规上企业7家。华芯磁业年产7000吨软磁铁氧体磁芯项目投产,标志着园区电子元件加工产业蓄势待发。
站在新的起点上,东川产业园区正以产业链招商为抓手,持续抓好产业项目攻坚行动,当好“店小二”,全方位服务项目建设,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昆明信息港 记者杨敏 实习生高瑞临)
源头创新 突破提升
云南拥有中药材种类7000多种,占全国中药材种类的51%。近年来,位于昆明经开区的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西草”)抓住优势,聚焦食药妆同源植物开发,深入实施创新研发驱动战略,转化了一批科研成果。日前,省委主要领导调研该公司时提出,希望企业深耕绿色资源开发,助力食品、医药、日化等产业发展。云南西草负责人表示,企业将深入实施创新研发驱动战略,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自2007年成立以来,云南西草专注植萃健康产业技术研发,深耕云南食药妆同源植物资源在植萃健康产业的研发应用,成为国内首家将CRO运用到大健康产业的企业。通过在原料药上的提取运用技术,企业开发出适用于化妆品、功能食品的原料,并应用于健康产品配方开发中,包括三七、铁皮石斛、天麻、灵芝等,同时对咖啡副产物咖啡果皮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通过精深加工及创新原料开发,不仅可以开发化妆品用功效原料,还能开发食品用功效原料,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口感。”该公司负责人说。
从植物到产品,中间要经历提取、研发、测试等多个环节,因此技术是驱动企业发展的“金钥匙”。经过多年研发,云南西草建立了成熟的植萃活性物提取工艺并研制了配套设备,建设了植物活性物提取车间。除工业中常用的热回流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生物酶解发酵技术外,该公司还研发了自有专利技术。“以低温小分子水基萃取技术为例,该项技术采用非蒸馏低温冷萃方法,可以更好还原植物本香,深度激发植物功效。”
目前,该公司已有自主研发并备案产品1800余种,储备配方6000余款,生产上市产品超3000款;为300余家食品、日化、医药及规模种植基地提供综合服务。
云南西草负责人表示,全省园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助推创新成果聚能。作为科技型企业,接下来,云南西草将持续强化植物有效活性成分的基础研究与提取物开发应用,打造绿色原料基地;开发功能食品、植物护肤品等“原料+产品”多元化产品体系,提升资源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推动植物资源在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多个产业赛道融合与创新发展,实现从源头创新到产业突破。(昆明信息港 记者张怡)
相关文章
-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平凉市招商推介大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07-07
- 阿里地区日土县龙门卡村:从“逐水草而居”到“向幸福而行” 07-07
- 昆明市:园区聚合创新 提质发展 07-07
- 七岗联动”打造就业直通车——探访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密码” 07-06
-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结果揭晓 四川选手斩获两项赛事一等奖 07-06
- 等级公布!事关兰陵所有小区! 07-04
- 马谷田镇:梨香挂满枝头 采摘正当时 07-03
- 新疆窄螯螯虾人工孵化实现“百万苗种”量产突破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