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礁洲湿地公园:“江上孤岛”变鸟类天堂

塔礁洲湿地公园全貌。
不久前,福州市获评“国际湿地城市”,这一荣誉为闽侯塔礁洲湿地公园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当地政府抢抓机遇,全面启动空间布局建设,加速构建生态保护与社区共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湿地生态红利真正转化为全民可感知、可共享的绿色福利。
塔礁洲湿地公园位于闽侯县祥谦镇,是我省第一批公布的50个省级重要湿地之一。整个湿地面积约3.11平方公里,共有维管植物89种、鱼类30多种,是植物和鸟类的天堂。谁能想到,十多年前这里还是被垃圾围困的“江上孤岛”。如今,这里正计划通过新制定的文旅规划,蜕变成生态保护的优秀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环五虎山低碳宣教基地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而塔礁洲湿地公园正是该基地的核心展示窗口。此外,塔礁洲也于近期获评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走进塔礁洲湿地公园,一条5791米的环岛健步道如绿色丝带串联起生态保育、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功能。当地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以“最小干预、最大融合”为原则,通过透水混凝土与木栈道结合的环岛园路、低干扰设计的湿地观景台与观鸟平台等设施,构建起“生态为底、农业为基、旅游为翼”的复合型观赏空间。

塔礁洲湿地公园年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
自2017年4月入选福建省首批重要湿地名录以来,塔礁洲湿地公园以湿地生态休闲、观鸟科考及乡村旅游为核心,年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其中,秋冬季节为旅游旺季,周末日均客流约2000人,节假日高峰可达2万人次。
据悉,祥谦镇政府抢抓机遇,全面启动空间布局建设,在初步规划中,将打造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集成游客中心、公共厕所、湿地生态文化体验长廊及骑行驿站等功能,成为景区信息咨询、休闲服务的核心枢纽。同时,依托2000亩耕地推行“稻—菜—果”轮作体系,开发农耕体验、垂钓等项目,结合“认养农业”模式实现城乡互动;湿地科普休闲区:建设生态监测站与文创基地,开展鸟类观察、两栖动物科普及旅拍服务,开发小天鹅、白鹭等主题文创产品;水上休闲运动区:规划小型休闲码头,在保障生态前提下开放泛舟、皮划艇等水上活动,丰富旅游业态。
“我们将全力打造集生态保育、农耕体验、文化传承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湿地景区,让塔礁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样板。”祥谦镇党委书记王昌桂说。(记者 陈木易/文 林双伟/摄)
相关文章
- 塔礁洲湿地公园:“江上孤岛”变鸟类天堂 08-23
- 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探索“两山”转化 走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08-23
- “科技+”为文化演出带来更多可能 08-21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98期|142家公司暴露ESG风险,新能源企业绿色光环下有黑色阴影 08-21
- 南海33吨珊瑚石惊现渤海湾畔,如何跨越千里“生态归乡” 08-18
- 太吓人!夫妻二人旅游回家,一开门就看到客厅爬满蛇 08-18
- 湖北:返乡创业潮托起“家门口”的就业致富梦 08-17
- 三峡升船机累计客运量突破200万人次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