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的制定
法的制定,也称为立法,是指 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项专门性活动。这一定义体现了法律制定的国家专有性、法定程序性、系统性等特点。
具体来说,法的制定包括以下几方面:
制定新法:
指国家机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创制新的法律规范。
修改法律:
指对现有法律规范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情况或解决新的问题。
废止法律:
指因法律规范不再适用或有新的法律替代而将其废除。
补充法律:
指在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以完善法律体系。
法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提出法律案、审议法律案、表决法律案等步骤,确保法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法的制定也需体现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文化因素等决定因素。
通过法的制定,国家能够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发展。
相关文章
- 世界经济关键时刻,金砖外长齐聚巴西 04-29
- 国家发改委: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04-28
- 泰国国家警察总署一飞机坠海 机上6人全部遇难 04-25
- 驻华使节、跨国企业走进潍坊国家农综区开展经贸对接活动 04-21
- 接续驰援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出发赴缅 04-19
- 美政府公布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事件档案 04-19
- 百余项新技术纳入医保价格项目,患者费用大幅降低 04-18
- SVG | 4+3!河北这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您去过几处?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