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酷百科 手机版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江津:建立“导师帮带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1:46:00    

“近段时间,黄书记教给我的,不只是工作方法、实用技术、实践经验,更是作风、态度和信念,我受到很多启发,进一步理清了我们村的发展思路。”近日,谈起导师帮带,江津区石门镇石笋山村党委书记李泽奎开心地说。

为高质量推动全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近年来,江津区建立“导师帮带制”,通过精准结对子,教实用技术、传管理经验、解营销难题,引导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找准路子、抓好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见成效、上台阶。

坚持政治标准,突出实干实绩。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思路、有成效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择优确定帮带导师75名,将40名获评“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书记”的先进典型纳入帮带导师队伍。同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结合实际从四川泸州等毗邻地区聘请帮带导师。

帮带对象以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村的党组织书记为重点,每个镇至少确定1个,将2023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全部纳入帮带范围。按照“产业相近、帮带便捷、双向自愿、组织统筹”原则,采取“一对一”定向帮带、“多对一”重点培养等方式,结成帮带对子60个。

明确“五带五促”重点帮带任务,即带资产清理、促资源盘活,带产业发展、促致富增收,带日常管理、促能力提升,带销路拓展、促品牌创建,带资金监管、促财务规范。提出“七个一”帮带要求,即至少制定1个帮带计划、明确1个主打产业,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跟班工作、1次专题指导、1次现场教学、1次小结点评,每年组织1次成果检验。

大力推行以案说法“讲”、实地考察“看”、互动交流“学”、一线战场“练”等工作法,注重把帮带课程设在发展特色产业、推动项目建设、调处矛盾纠纷等工作一线,探索打造导师工作室、共学课堂等实践课堂11个,开展现场教学、座谈交流等各类活动130余场次。

注重加强日常管理,实行“季度调研、半年评估、年度考评”和“导师帮带成效互评”机制,定期掌握帮带情况、需求变化、工作成效。对帮带成绩显著的导师予以通报表扬,对帮带成效不明显的,及时提醒,必要时进行调整。对不配合帮带导师工作的帮带对象及时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的按规定从严处理。

自导师帮带工作开展以来,江津区60个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村均理清了发展思路、找到了发展路子。聚焦产业发展,累计实施发展项目19个、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47个。2024年,60个被帮带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增长30%以上、超过10万元。

“我们推进‘导师帮带制’,带足了干部队伍精气神、带强了基层组织战斗力、带快了产业发展加速度、带出了基层治理新局面,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江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扎实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强村富民计划,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创新龙头带动、产业链接等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通讯员 武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