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辽宁丨人民日报:辽宁将红色记忆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文物主题游径,串起抗战记忆
5月4日,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随着阳光推移,残历碑和警示钟的影子逐渐缩短,入馆参观的队伍则越来越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想带孩子追寻这段历史。”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卓鹏,正和孩子们徜徉在展厅内。伴随着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他们对抗战岁月有了更多了解。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推介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辽宁“抗战寻英”文物主题游径入选。这条主题游径,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起点,串联起沈阳、抚顺等10市15区县,以文物遗址为纽带,将红色记忆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彰显伟大抗战精神。
“北大营营房旧址到我们馆距离不远,免费开放,欢迎大家参观。”在第二展厅,讲到北大营部分内容时,讲解员王浩涵推荐起游径上的其他点位,“在沈阳,还有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等;在抚顺,有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这些点位,大家有机会都可以去看一看。”
“把相关点位串联起来,游览更有目标、有方向,我们昨天就去本溪参观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了解了《义勇军进行曲》的由来。”李卓鹏说。据统计,“五一”假期前三天,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超17.8万人次。
不只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延展千余公里的辽宁“抗战寻英”文物主题游径上,“五一”假期都迎来客流高峰。
在沈阳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游客赵琳带着孩子仔细观察一件件文物展品,“趁着假期,带孩子看看课本外的‘活历史’。孩子看得特别认真,以后我会多带孩子到抗战遗迹参观。”
在大连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游客们认真聆听小志愿者杨淇文的讲解,不时拿出手机来录像。杨淇文说,“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串串数字,都展示着战争的残酷,也让我意识到和平的珍贵。”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拥有抗战历史遗址遗迹100余处,重要事件和重大战斗遗址、遗迹有260余处。目前,纳入“抗战寻英”文物主题游径的文物、场馆有17处。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游线开发、服务协同、人员互访等合作,搭建抗战历史文化价值研究、阐释、展示的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主题游径的主题鲜明性、完整性、时代性,更好构筑传承红色基因的桥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说。
(人民日报记者 刘佳华)
相关文章
-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人民日报:辽宁将红色记忆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文物主题游径,串起抗战记忆 05-06
- 师宗交警夜查酒醉驾,多名“酒司机”被查 04-30
- 沈铁五一假期预计发送旅客710万人次 临客投入115对历年同期最高 04-28
- “5·19中国旅游日”将出台超6000项惠民举措 04-22
- 莒南县大店镇八一爱民学校开展世界地球日系列主题活动 04-20
- 《海南省文物保护条例》线下普法活动举行 04-20
- 太原:博物馆牵手学校 沉浸阅读探新知 04-18
- 沈阳十区发布“五一”假期活动清单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