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越吃痰越多?专家揭秘:润肺食材这样吃,反而增加肺负担!
吃了半个月银耳润肺,痰却越咳越多,养肺神器怎么成了毁肺凶手?
长久以来,银耳、雪梨等日常食材常被视为清热润肺的佳品,无数家庭将其作为秋冬进补的首选。然而据《长江网》报道,76岁的徐老爹却因吃银耳,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据悉,这位徐老爹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咳嗽有痰,他想靠食补缓解状况,就买了大量银耳,每日煮汤进食,没想到半个月过去,自己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咳嗽咳痰更加频繁。
在徐老爹开始质疑银耳效果之前,医师告诉他,出问题的可能并非食材,而是他的体质!

一、 养肺神器为何越喝越憋?
银耳富含胶质多糖,口感软滑,入口即化,常被视为滋阴润肺的佳品。对于虚火旺盛或肺燥体质的人,银耳能缓解干咳、喉痒等不适,带来清润感受。然而,对于痰湿体质者,银耳却可能“帮倒忙”。
中医认为“甘腻碍胃”,痰湿体质人群代谢本就缓慢,银耳的多糖成分易在体内滋生湿气,转化为痰液,增加气道炎症风险,导致肺部负担加重。
再加上银耳在我国的常见做法是与雪梨、冰糖、红枣同煮,在银耳多糖的基础上叠加大量果糖和蔗糖。这碗“润肺汤”如同为痰液添加“增稠剂”,使肺部排痰难度倍增,呼吸不畅加剧。
海外科研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数据支持。美国《Nutrition Journal》刊载的一项研究对1.4 万名成年人进行了数年跟踪调查,他们发现,每周摄入5次以上高糖饮品者,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比低摄入组高53%,住院率高2倍。

二、 古法新用,寻找肺部健康“一招鲜”
武汉东湖医院陈红副主任总结:“银耳本无罪,关键是部分人群并不了解自己的体质、症状以及食材本身的特性,在不清楚护肺补方适用范围的情况下乱吃,反而可能把肺部‘黏’住。”
我国传统护肺方案源远流长,《伤寒杂病论》中的“麦门冬汤”主清润肺燥,《金匮要略》有“甘草干姜汤”温肺益气,《圣济总录》记载“桑叶饮”清肺化痰,《卫生易简方》则有“橘红汤”理气化湿。这些方剂各有侧重——有的适合阴虚干咳,有的补益气血,有的祛痰平咳,有的强健呼吸功能,但往往难以“一方通用”。
为了找到一种跨越体质差异、同时兼顾清—养—强三方面的护肺方案,我国科研团队展开了系统化研究。上海的科研人员借助AI云平台,对上述典籍及800余项历代护肺汉方进行交叉分析,最终筛选出桑叶、麦冬、橘红、甘草等9种植物,提纯落地为现代护肺成果——倍净肺。

从机制上看,桑叶、鱼腥草等可促进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帮助痰液排出,清理肺部脏污;麦冬、橘红等则能够提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缓解呼吸道痉挛,提高肺部功能和呼吸效率;百合、甘草等则负责修复肺部细胞损伤,保持肺部活力状态。
这些成分按中医“君臣佐使”智慧配伍,形成了兼顾清肺祛污、滋养修复、增强防御的综合体系,并平衡了在不同体质中的差异。据凤凰网健康频道报道,此技术已通过多项体外和动物实验认证,比如在临床实验中,此配方能有效分解淤痰,减少肺部炎症标志物30%。
不仅如此,京东健康平台的用户反馈也印证了倍净肺的成效——超七成使用者表示呼吸变得凉爽顺畅,咳痰、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种跨体质的护肺方案,为长期受肺部问题困扰的人群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 警惕“甜润陷阱”,护肺先改饮食
我国疾控局数据显示,国内78.3%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问题的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饮食结构紊乱。这种紊乱不仅体现在高盐、高脂的摄入,还包括对某些“养生甜品”的长期依赖。
部分人缺乏对食物属性的认知,盲目追求口感与所谓的滋补效果;另一部分人则在习惯中形成依赖,忽视了糖分、黏稠度等对呼吸系统的潜在负担。长期如此,对肺的伤害将掩盖食物的滋补效果。
想要找回轻松呼吸状态,改善肺功能,或许可以从调整饮食结构开始,减少高糖高黏食物的比例,让肺部在“轻负荷”状态下运作,一步步迈向健康肺。
相关文章
- 银耳越吃痰越多?专家揭秘:润肺食材这样吃,反而增加肺负担! 09-04
- 太乙洗髓固本元——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带您秋冬进补养生 08-11
- 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特色中医绿色疗法开启健康护航模式 07-07
- 女子整理衣柜竟致肺部“发霉”!快检查,你家可能有 05-05
- 把一味“药”放进粥里,改善脾虚,有这4种表现的人要收藏 04-16
- 每周大扫除时这个动作,折磨了她三年!以为“反复感冒”实则过敏性鼻炎作祟 04-11
- 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怎么才能睡个好觉? 03-21
- 睡眠不足6小时增加肥胖风险 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