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师生走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来源:【绿色中国】

绿色中国7月15日电(融媒体记者李彬庆)7月8日至13日,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先锋社会实践·行走美丽中国” 师生调研团走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为期六天的专项调研活动。

7月12日,调研团在前往园区野外观测点的途中,非常幸运地偶遇梅花鹿,亲身感受到国家公园建设带来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为支持此次活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特别邀请吉林省珲春市退休林业职工、野生动物摄影家谷宝臣为同学们讲解。谷宝臣常年奔走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及其周边林区,用镜头捕捉大自然中野生动植物的美丽瞬间。他拍摄的老虎带崽、貉虎同框等诸多作品爆火网络,经常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采访。


在野外观测点,谷宝臣向同学们分享了多年观测经历,展示了众多摄影作品,还带领同学们实地观察老虎、梅花鹿等野生动物的足迹,观看监测设备拍摄的视频。


谷宝臣还用多年积累的作品家底为调研团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自然体验课。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从东北虎的威严身姿到各种珍稀鸟类的灵动瞬间,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野生动物种类及其习性,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果纷纷点赞。

在六天的行程中,调研团先后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及珲春分局、珲春市林业局的主要干部和职工座谈,深入周边乡村农户家中调研,还参加了东北人兽冲突管理青年学者交流沙龙、参观珲春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等活动。同学们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历经多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境内野生东北虎豹数量增长,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数据显示,园区内虎豹数量从2017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初的27只虎、42只豹,分别增长到现在70只和80只左右。目前已发现8个东北虎繁殖家族和10个东北豹繁殖家族,幼崽繁殖成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作为虎豹主要猎物的梅花鹿、野猪、狍子等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较试点之初均增长一倍以上。如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已成为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理想家园。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先锋社会实践·行走美丽中国”暑期社会实践已顺利开展两年。今年学院组织师生前往武夷山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峨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鄂尔多斯、浙江台州等地进行调研,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数据采集、野外考察等多元实践形式,以专业视角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将实地调研的收获转化为理论创新成果。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以奋进身姿唱和时代凯歌(暖闻热评) 09-01
- “完达山一号”,再次现身! 08-30
- 交通安全第一课 文明出行每一刻 08-29
- 福建6人入选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 08-29
- 国行iPhone 17不是印度造,果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08-26
- 越南媒体:从火龙果到榴莲 中国正努力实现“热带水果自由” 08-23
- 林诗栋/黄友政不敌中国香港组合 获欧洲大满贯亚军 08-23
- 距离“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还有1天!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