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其核心特征是以家庭(户)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不同于西方以个人为单位的制度。保甲制度起源于宋朝,并在之后的几个朝代得到延续和发展,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社会事务,并通过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甲制度的基本编组单位如下:
户:家庭单位,设户长。
甲:由十户组成,设甲长。
保:由十甲组成,设保长。
保甲制度强调联保连坐原则,即一个保甲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犯罪,整个保甲的人都要负连带责任。这种制度在古代中国被长期实行,并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和调整,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和社会状况的变化
相关文章
- 南海海域5月1日12时起休渔!为期三个半月 04-29
- 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做好干部监督工作 陈善友 李海明 04-21
- 共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展新篇,珠海市召开落实未成年人保护“三…… 04-18
- 济源乡村研学实践活动火热开展 04-17
- 成都盒马余刘刚:“外贸专区”即将抵达丨破浪者说 04-14
- 水利部等五部门全面构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 04-10
-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 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04-09
- 中航光电:董事长提议以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