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属于什么政策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是一种税收改革政策。它旨在将原本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以减少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营改增政策从2016年5月1日起在中国全面实施,范围涵盖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多个行业。通过这一改革,纳税人销售取得的不动产和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的增值税,暂时由国家税务局委托地方税务局代为征收。
营改增的主要特点包括:
减少重复征税:
增值税仅对商品或服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部分征税,避免了营业税的重复征税问题。
减税效果:
营改增可以降低企业税负,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进而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发展:
全面实施营改增可以促进有效投资带动供给,以供给带动需求,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营改增是一项重要的税收改革政策,通过减少重复征税和降低企业税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关文章
- 宁夏:诚信为“帆”合规为“桨”,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04-30
- 苏州多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注册“凯洁”商标获核准 04-30
- 关税冲击下的广东照明业探路:强化议价能力,调整供应链布局 04-29
- 固原交警走进“渣运企业”拧紧“安全阀” 04-28
- 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融资环境 04-28
- 全省首个!工信领域政策AI数字人上线,24小时答疑 04-25
- 突破美国封锁!李家超发声: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04-25
- 民生银行:携手科创企业共发展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