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有哪些
行政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办事机构等。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如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机构:指国家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事业单位:某些事业单位经法律法规授权,也可以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
社会团体:某些社会团体经法律法规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其他组织: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一些组织进行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这些被委托的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也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非政府组织及个人
非政府组织在某些情况下,如法律法规明确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综上所述,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这些主体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并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节暨青岛国际啤酒节“上合周”活动启幕 07-27
- 以“上海精神”共绘文明互鉴新图景——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成果丰硕 07-27
- 犁浪疾驰 07-11
- 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稳步壮大结构持续优化 07-01
- 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 05-22
- 百日乱局 美政府多项政策在国内遭200余起诉讼 04-30
- 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的“上合力量” 04-26
- 重磅!寿光这些学校合并! 04-08